免费发布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商务服务 » 企业服务 » 到底是要量还是质卓越知识产权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到底是要量还是质卓越知识产权

  • 发布日期:2018-12-11 21:32
  • 有效期至:长期有效
  • 商务服务区域:广东东莞市
  • 浏览次数69
  • 留言咨询
 
详细说明
近日在各大微博网站流传一段视频。《财经年会2019》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主任董云庭率性直言:知识产权不清晰,产权保护不到位和文化因素是导致我国在高新技术领域难有突破的几个因素。

在文化方面,他认为一是缺乏包容失败的机制,“一个大的项目怎么可能不出错呢?爱迪生发明灯泡经过一千多次实验。但是我们如果项目出错了,一下子就没戏了。”第二个是社会心态浮躁。第三是专利变成了圈项目的工具。“去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全国专利已经有714万,我认为可能90%都是垃圾,只能充当花瓶,圈项目的钱。”第四是教育缺乏培养创新和探索精神的机制。
   在2016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受理发明专利133.9万件,同比增长21.5%,连续6年位于世界首位。在2016年年底,我国发明专利授权高达110.3万件,首次突破一百万,是继美国日本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百万的国家。虽然从数据上看我国专利数据远远超于欧美等国家,可是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少差距。可见我国谁说是一个专利大国,可远远不是专利强国。
据《2014年度中国有效专利年度报告》2012-2014年我国专利高达278件,但是签订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仅仅有5千多,仅占授权的2%。
不少企业在获得专利后,并没有加以实施,没有投入使用。存在着大量的“凑数专利”,且技术含量过低,并没有转化的价值。没有多少可以产生真正核心技术,带不来巨大的经济利益也是事实。很多专利在走完申请授权便完成了它的使命。专利授予过滥,限制了了我国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也限制了国家的生产力转化,实则会损害了国家对制造业的发展。
面对这巨大的“量”却抓不住“质”,似乎也并没有给我们国家带来更好的发展。在专利的指标考核当中理应去强化专利的实施率,应该和数量的考核齐并重。只有重视起专利的“质”才有可能给予国家对制造业上更好的发展。


 
[ 商务服务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联系方式